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风采系列之七】刘澍:坚守学术,绽放思想

来源:党委宣传部 人文社科处 政法学院 发布时间:2017-12-26 09:26:20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提出,要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扬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党中央发布《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办、国办颁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发布《安徽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这些重要讲话、意见和方案,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学校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中,贯彻执行这些精神和方案,对于实现淮北师范大学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涌现一批工作勤奋、成绩显著突出的个人,把他们的事迹报道出来,营造潜心向学的校园氛围,有利于激发老师申报高级别项目、发表高水平论著的热情,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上一层楼。

刘澍:坚守学术,绽放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寄语教师时说,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做好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同时,深入了解法律实际工作,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用正能量鼓舞和激励学生。并希望大家矢志不渝,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而在淮北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位教师,引领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潜心学术,一丝不苟。他就是刘澍,政法学院教授,主讲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等课程。

勤奋,成就学术之因

刘澍,湖南隆回人,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作为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老师,刘澍一直将自己的姿态与同学们保持一致,勤奋学术,专心教学。学生们向刘澍请教问题时,刘澍总是积极热心地帮忙解答疑惑,认真做实事,努力做好事一直是刘澍做人做事的信条。“刘澍是一个比较勤奋的学者,他总是会花大量的时间潜心研究学术,别人都很难打扰到他的。另外刘澍在行为处事上总是不走寻常路,是个很有个性的老师,在平时生活中爱和大家开玩笑,同事们都很乐意和他聊天。”和刘澍一起同事的朋友们都这样称赞道。刘澍热衷学术,兢兢业业,是一位有纯粹之心而又特立独行的教育事业工作者。

刘澍倾心学术,早在大学期间,他撰写的《论沉默权制度设置及配套改革措施》就发表在2001年第2期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并获得2000年湖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后来,刘澍与张洋共写的《合议庭少数意见之公开理论与公开方式初探》发表在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刘澍与杨成共编的《权威、法律权威与权威制约》发表在政治类核心期刊……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同样的,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根源,做每一件事都有它的意义。刘澍评价自己为一个普通的小市民,而就这样一个“普通”的他一直用“勤奋做事,踏实做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从求学走到教学,成就了如今不普通的自己。

教学,学术绽放之果

刘澍在教学上有着自己的坚守和信仰:教学理念是教材、实务和理论相结合;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同时在讲授的时候教学生部分实践操作技巧;在课外和学生通过微信、QQ交流,也接受学生的实务咨询。作为一名司法社会工作者,刘澍相比较其他教授更注重实务,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他认为,从事学术研究之后,把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对学生们的教学之中。

刘澍表示,大学教授最为重要的品质在于如下几点:一是要真诚,说心里话,不要太多的套话、大话;二是有耐心,每个人都年轻过,每个人都是从年少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待这些年轻的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耐心指导;三是要懂得包容,学生与老师之间难免会有不同见解甚至小冲突,作为老师,你是一个成熟的知识分子,不能与学生过于斤斤计较。他主张坚持赞美式教学理念:要经常赞扬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有自信心;要经常将自己经历的一些实务性和学术创作的经历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更多地联系实际,从社会实践中学到更多实务;坚信‘人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跑得久’,只有始终坚持努力才能最终获得理想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引发广大青年师生共鸣,“作为一名地方大学政法学院的普通教师,我认为教师要引领学生的理想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刘澍表示,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此刘澍一直尽心从事科研教育,用学术武装自己,不断在教学工作中提升自己。

静心阅读,投身实务

除了作为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老师,刘澍还在安徽嘉闻律师事务所做兼职律师,作为兼职律师以来办理了30余件案件,其中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案件10余件。“除了学术和教学,我主要的精力在于从事律师实务。因为律师实务可以增加新的知识,真正了解书本中的法和实务中的法的区别。至于我期望的生活:那就是能有时间坐下了好好读读中国的历史书籍,历史对中国现在的立法、司法、执法影响太深刻了。不懂中国历史的法律人,是很难了解中国法的潜在逻辑的。”刘澍还表示学术灵感的来源通常是律师实务,法律草案和论文、著作的阅读;学术创作往往是多看多写,看着看着就有了想法,写着写着就有了思路。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术创作,刘澍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多阅读,从阅读中获得灵感,毕竟阅读是生活中很美妙的事。正所谓“学无止境”,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契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如刘澍一般,在学术上绝不是一个天才,为了探求精深的科研技巧,刘澍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苍天没有给刘澍什么独德之厚,刘澍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 文:杨柳 / 图:刘澍 / 审核:王向阳 李勇 施学云 )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