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我校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获国家级、省级多项表彰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0-12-04 09:04:07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接团中央及团省委通知,我校“淮北师范大学点亮八皖”实践团队获得全国“优秀团队”称号,我校音乐学院樊咫辉老师获全国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称号;同时,学校获团省委表彰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外国语学院郭倩文老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王志勇老师获省级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获得“优秀团队”2项,“优秀调研报告”1项。学校第30次获得国家级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和优秀团队称号。

在由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中国青年报社、人民网共同主办的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成果遴选活动中,我校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优秀摄影团队”1项。

2020年,校团委在校党委和团省委的领导下,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为主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各族青年的寄语精神,不断弘扬疫情防控期间广大“90后”、“00后”展现出的家国情怀与担当作为精神,进一步鼓励在校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战,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为做好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做出部署。校党委印发《批转校团委、校学生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202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的意见>的通知》(校发〔2020〕52号),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校党委副书记朱德顺多次专门听取校团委关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情况的汇报,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求确保安全,有序实施。

今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继续项目化申报,所有申报社会实践项目,要求指导老师需全程指导、负责。引导我校大学生就项目的可操作性和实际价值到社会有关部门、单位和行业开展充分科学的前期调研和反复论证工作,并征求相关专业教师的意见,使项目内容和运作的设计更加合理;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亦通过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院级重点团队。校团委按照“安全第一、线上为主、就近就便、灵活多样”的原则,获批组建了15支省级重点团队和60支校级重点团队、院系级470支共计545支实践团队。其中“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专项团队8支、“抗洪抢险防汛救灾”专项团队12支;还有近千支“百团百题”、“一助一”服务团队,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组织和引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励我校青年学生投身疫情防控狙击战、脱贫攻坚战、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活动思路清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学生参与面广,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级团组织通过抓好“百团百题”、“一助一”等特色项目建设,在发挥团队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个性化、特色化实践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同时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面、覆盖面和受益面;加强工作品牌推广和媒体综合传播,运用传统和新媒体扩大宣传。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其中人民日报1篇,人民网1篇,新华社1篇,中青网45篇;省级媒体32篇;地市级媒体158篇;其他媒体方式3286篇;总数3524篇。

(文:校团委 / 审核:葛力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