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师大榜样/详细内容

【师大榜样·教师篇】赵慧芳:知行合一育桃李,育人成己守初心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 ) 发布时间:2025-09-12 17:12:46 浏览次数: 【字体:

三十年前,赵慧芳从淮北师范大学(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毕业,怀揣着对文学的赤诚热爱和对三尺讲台的无限向往,正式踏上教学生涯。如今,她已是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攻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领域。

从初登讲台时的忐忑青涩,到如今的坚定从容,三十年于她绝非平淡的重复,而是一段不断突破自我、回馈社会、丰盈生命厚度的教育旅程。她始终坚信:教育需以“学”筑牢根基、以“德”塑造灵魂、以“爱”守护初心,方能实现知行合一,在育人路上成就学生、成就自己。

25823406cb6e47258e0ccb3b82c27f5b.jpg

以“学”筑基:把学术活水引入课堂

“教育者,必先为学。”在赵慧芳看来,学术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更是教师站稳讲台的核心底气。初为人师时,她曾困在教材的“框架”里,想点燃学生兴趣却力不从心,这份无力感让她深刻领悟:没有独立的学术思考与扎实的专业根基,就无法真正走进课堂,更无法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为补齐“学术短板”,她一头扎进治学之路。先是紧跟傅瑛教授、纪健生先生等恩师研学,在古籍文献与近现代文学史料中夯实基础;又赴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学,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里深耕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年逾不惑时,她仍克服重重困难,远渡大洋彼岸,赴美国最早的师范高校——马萨诸塞大学求索前沿教育理念。

学术的成长,让她的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她把每周四上午8点至10点固定为“学术讨论会”,和学生一同解析《新文学史料》中的疑点难点;在全校读书分享会上,她和学生一起品读《红楼梦》等名著的文学之美;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汲取成长奋进的力量。当看到学生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听到他们提出打破常规的思考、见证他们从被动听课到主动探究的蜕变,她愈发真切地感受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赵慧芳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感慨地说,“教师必须是终身学习者。唯有深耕学术、保持独立思考,才能让教学有‘根’;唯有师生在叩问中碰撞思想、在交流中共同成长,才是教育最美的模样。”

以“德”铸魂:让师德成为“隐形教材”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赵慧芳始终认为,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唤醒。师德,就是最好的“隐形教材”。

“德不孤,必有邻。”在淮北师大,她身边从不缺师德榜样:有老师自掏腰包为农村孩子捐善款,有同事熬夜为支教社制作流动书箱,这些温暖的小事像一束束光,照亮了她的教育之路,也让她坚定了“做‘有温度’的教育者”的追求。33岁那年,当赵慧芳看到乡村教育的落后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时,主动牵头与同事共同创建“薪火义务支教社”。此后她常带着学生走进乡村课堂,教孩子们读诗写字,帮他们打开看世界的窗口;也在支教实践中,引导学生体会“奉献”的意义,涵养社会责任意识。40岁时,赵慧芳从熟悉的教学岗位转至陌生的行政岗位时,从课程设计到事务统筹、从面对学生到对接部门,全新的挑战曾让她手足无措,但“服务师生、助力学校发展”的初心从未动摇,最终她把不擅长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成为师德是最好的“隐形教材”的生动展示。

“老师怎么做人,学生就会怎么看世界。”从教多年来,赵慧芳愈发坚定:知识或许会随时间淡忘,但教师的德行会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唯有以道德铸造教育魂魄,才能让知识有温度,让学生的成长有方向。

以“爱”为帆:用真诚守护教育初心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赵慧芳的教育初心,始终浸润着“爱”的底色——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这份爱是对文学的炽热执着,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她能和学生聊透“生态文学”的深意;在冰心的散文中,她会引导大家感受“女性文学”的温柔力量,让课堂成为师生共鸣的“文学港湾”。这份爱是对学生的细致关怀,她会记下学生论文里的困惑,在课后单独讲解;会倾听学生青春的烦恼,做他们的知心老师;面对学生的稚嫩想法,她从不否定,而是耐心引导他们慢慢探索。

今年六七月份,赵慧芳参加了ISW、FDW两次教学技能培训。面对“AI时代教师会被替代吗”的疑问,她深入思考后给出答案:“教师的核心价值,在于拥有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爱与温度。”在她看来,爱是跨越山河求知的执着——把香港中文大学的学术视野、马萨诸塞大学的教育理念带回课堂;爱是等待学生成长的耐心——允许他们“慢一点”,陪他们从迷茫走向坚定。正是这份爱,让教育不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师生彼此滋养、共同生长的双向奔赴。

“我能走到今天,最感谢母校淮北师大。”赵慧芳说,“是母校的呵护与包容、尊重与期待,让我在三尺讲台上慢慢靠近儿时的目标——成为一个被自己认可、接纳、信赖的教育者。”站在教育变革的时代潮头,赵慧芳目光坚定地表示,“我愿继续打破‘模仿’的桎梏,在迷茫中守牢教育初心;突破‘舒适’的边界,在挑战中拓宽教育维度;坚守‘热爱’的底色,在平凡中诠释教育的深层价值。”

从教三十年,赵慧芳以“学”筑基、以“德”铸魂、以“爱”为帆,在教育路上步履不停。她用行动践行着“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奉献学生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学校潜心育人、守护教育初心的典范。

(文:慕娜 / 审核:李畅羽 / 审校:方芳 / 终审:谢天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