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专栏·一线传真】外国语学院:勤奋严谨筑根基,求实创新谋发展
编者按:淮北师范大学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各基层单位聚焦特色鲜明高水平师范大学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为展示各基层单位五年多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我们推出“党代会专栏”之“一线传真”系列报道。本期推出外国语学院:勤奋严谨筑根基,求实创新谋发展。
自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外国语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厚德博识、融通中外”的院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共塑“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院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党建引领有力度,促进发展显实效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领导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好,干事创业氛围浓,广大师生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有效加强。5年多来,获批“安徽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获批校级“标杆院系”1个,校级“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样板支部2个,获批“三全育人”改革项目2项,创新案例二等奖1项,党建书记项目2项,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6个,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29人。
二、人才培养有办法,学生成长见成果
强化专业建设,注重思政引领。积极修订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思政方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022年,英语(师范)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师范)和日语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3年,英语(师范)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努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获批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安徽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安徽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各1门。
学生竞赛成果丰硕。获“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演讲、阅读、写作等外语能力大赛省级以上奖项近80余项。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写作大赛国赛银奖1人,演讲大赛国赛铜奖1人,2023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级特等奖4人,2023安徽省大学生国际商务模拟谈判大赛一等奖,安徽省师范生技能大赛连续3年一等奖。
三、教学科研有秩序,不断进步增信心
学院教科研成果显著。5年多来,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5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30余项。在《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5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和译著20余部,横向课题到账经费303.67万元。
四、学科专业有潜力,厚积薄发出成绩
学院统筹学科发展,以培养紧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别通、区域通、领域通”专业人才。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高校设有汉语国际推广基地4个,拥有5个学术研究中心和3个教学研究中心,获批安徽省华文教育基地、淮北师范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等。2024年,学院获批安徽省首个“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校高峰学科培育学科,顺利通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五、社会服务有特色,积极协作提能力
校地“三位一体”(UGS)协同育人。组织“皖北基础英语教育论坛”“淮北市英语教学研究会”“师范生素养名师讲座”“中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培训”等活动提升地方英语人才业务水平。
开展“外宣淮北”行动,提升城市对外形象。服务淮北地方的对外翻译及外语实践项目,撰写调研报告5篇,搭建相关文化双语(英汉)语料库40万字左右。推进包含徽文化、皖北文化、大运河文化、汉文化、淮北人物、名家名曲等在内的安徽文化15本译著、专著出版。
“小雨滴”义务志愿服务支教社长期扎根淮北,服务地方。5年来,开展志愿服务和义务支教2000多小时。连续获评校青年志愿者行动先进集体和优秀项目奖,2022年,获评第六届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23年,获评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全国示范性团队。
六、师德院风有温度,师生和谐展风貌
院党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秉承“厚德博识、融通中外”的院训,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和师德师风学习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全院1000余名师生团结进取共塑“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院风,展现了师生和谐、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5年来,学院教师获校级优秀师德标兵4人,优秀教师20人,优秀辅导员5人,省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
博学慎思不忘初心,励志敦行牢记使命。学院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奋楫笃行、开拓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文图:王玉川 / 审核:戚跃 李书影 / 审校:谢天勇 / 终审: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