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化工学院:青春赋能基层治理 实践助力数智推广
今年7月,化学与化工学院“数智安淮·濉时e办”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淮北市濉溪镇,通过实地调研、社区宣讲、专题访谈等形式,全面探索数字化平台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与惠民成效,助力智慧治理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探访智治中心,解码平台创新实践
活动首日,团队赴濉溪镇政府开展专题访谈。访谈会上,实践团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要求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署,濉溪镇于2024年7月正式上线“濉时e办”智慧治理平台。平台名称既取“濉溪”的“濉”字,又谐音“随时”的“随”,寓意“群众诉求随时办、立即办”,同时体现数字化特色。
在濉溪镇党建引领网格智治指挥中心,实践团亲身体验了“党建+数字化”的创新实践。他们跟随工作人员现场查看智能派单系统,通过APP上报问题、AI自动识别分类、GPS定位智能分派等环节,深入了解镇政府对线上诉求的响应速度,切实感受数智赋能基层的治理成效。目前,濉溪镇建立完善了“镇街吹哨、部门报到”问题响应工作机制,整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格员巡查、舆情监测、物联设备等8大类数据源,构建了“前端发现-中台研判-后端处置”全链条治理体系,年均处理工单超4000件,办结率达99.26%,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
深入社区听民声,调研学习治理实效
实践团走访濉溪镇6个社区,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120余份有效反馈。调研显示,“濉时e办”平台显著提升了政府服务效率,超九成居民对问题响应速度表示满意,但部分复杂问题仍需多部门协同优化。团队成员结合调查数据,分析平台应如何通过流程再造改善居民体验,为后续功能升级提供参考。
调研发现,自“濉时e办”平台上线以来,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路灯等公共设施的修理、社区环境卫生、潜在危险物品清理等均能够快速解决。“这几年社区的环境比前些年好了很多,遇到问题政府工作人员很快就来了,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时间,处理起来更加高效。”一位居民在实践团走访时谈起社区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开展主题宣讲,注入数智治理动能
实践团在闸西社区开展“探索新渠道,共筑幸福家”主题宣讲,面向中老年群体重点讲解“皖事通”APP、12345热线、“每日民生”平台等7种问题反映途径。志愿者采用大字号PPT、操作截图和生活化案例演示,帮助居民掌握数字化工具,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员们还重点向群众介绍“濉时e办”平台计划新增的“码上扫”和“随手拍”功能,这些功能使得群众反映渠道进一步拓宽、反映方式更加便捷,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断增强。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社区工作人员扎根一线的坚守和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有了更真切的理解。下一步,实践团将持续跟踪“濉时e办”平台的运行成效和社区治理动态,带着对科技如何深度融入治理实践的探索精神、怀着严谨虚心的求学态度,持续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社会实际行动,让青春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文图:潘悦 / 审核:赵娟 马东 / 审校:谢天勇 / 终审: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