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等奖!我校在全国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中取得佳绩
近日,全国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由我校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创作、青年教师陈郑云编导的短视频作品《一车风雨一车月,万里江山万里心——解码文昌宫的红色基因》,在“各省区市社会面申报作品”赛道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在人文社科普及与红色文化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成果。

据悉,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2300部作品参赛,涵盖“非遗里的人文社科知识”“博物馆中的文化符号”“生活中的社科知识”等多个主题。经作品形式审查、网上初评、线下评审、意识形态审核及网络展播投票等多个环节,最终评选出138部优秀作品。

文昌宫作为淮北地区标志性的红色文化遗存,见证了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小推车精神”的光辉历史。获奖短视频以文昌宫为叙事载体,创新采用“历史场景还原+背景解读+现实映照”的创作手法,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镜头语言,既呈现了文昌宫的建筑风貌与历史底蕴,也深刻阐释了其蕴含的为民初心与红色基因。作品还结合当代临涣镇在民生保障与基层治理中的实践,实现了红色精神与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有机融合与生动对话。
此次获奖是我校持续推进社科普及、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又一成果。近年来,学校依托淮北地域文化、大运河文化等特色资源,积极拓展社科普及路径,通过短视频、情景短剧、线下宣讲等多种形式,推动社科知识从书本走向大众,不断提升人文社科传播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深耕本土文化,创作更多兼具思想深度、艺术水准与传播效能的优秀作品,为人文社科普及事业和地域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文图:陈郑云 / 审核:葛力健 / 审校:谢天勇 / 终审: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