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荣登教育部“向阳花”典型榜单
近日,教育部“向阳花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典型案例名单正式公布,我校美术学院胡天佼老师联合心理中心潘俊星老师报送的案例《从黑白到彩虹——绘画疗法在艺术生抑郁情绪疗愈中的实践应用》凭借创新性的实践思路、显著的干预效果与鲜明的学科特色,成功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艺术生群体因专业学习的创造性要求高、情感表达更为细腻敏感,在学业压力与成长困惑的双重影响下,易出现情绪波动甚至抑郁倾向。我校报送的这一案例精准聚焦这一群体的心理需求,打破传统心理辅导以语言沟通为主的模式,将绘画疗法这一艺术疗愈形式系统性融入心理辅导全过程。
案例中,辅导教师以画笔为“沟通桥梁”、以色彩为“情绪出口”,引导学生通过线条勾勒、色彩搭配、画面构图等方式,将潜意识中的负面情绪转化为可视化的艺术作品,在创作与解读中实现自我认知、情绪疏导与心理重构。实践数据显示,参与该疗法的学生在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接纳程度等维度均有显著提升,充分验证了艺术疗愈在青少年抑郁情绪缓解中的独特价值。
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了“课程教学、个体辅导、团体干预、家校协同”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定期开展“5·25心理健康月”“心理漫画大赛”“情绪管理工作坊”等特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此次入选的案例,正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结合艺术生培养特色,开展差异化、精准化心理服务的生动实践。
未来,学校将持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投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筑牢“防护墙”,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阳光下绽放光彩。
(文:潘俊星 / 图:胡天佼 / 审核:杨振兴 李永胜 / 审校:谢天勇 / 终审: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