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文献与文化交流暨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来源: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发布时间:2025-11-25 20:25:27 浏览次数: 【字体:

11月21日至23日,文献与文化交流暨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联合承办,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文献整理与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共庆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玉兰出席会议。来自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高玉兰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各位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感谢,并总结了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对中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她指出,中心要深耕文献整理与研究,弘扬文献的当代价值,推动文献活态转化,深入挖掘文献中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75ca28818074652a9670a3c588f44aa.jpg

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主任胡中生,安庆师范大学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叶当前,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原主任纪健生先后致辞。他们共同回顾了四十年来中心在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强调了深化文献研究、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在新时代的重要性。

会议包括大会主题报告和四场分组讨论,与会代表围绕文献整理、历史文化研究、跨地域文化交流等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会主题报告由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汪孔丰主持。多位知名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加坡籍学者纪赟作了题为《佛教语文学与佛教文献学——历史、现状与未来》的报告;同为新加坡籍的学者杨斌,则以《域外文献与区域研究——全球视野下的浙西南严州府》为题,从马尔代夫的鸬鹚切入,从全球史的角度阐释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纪赟、杨斌两位学者的参与赋予了本次会议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8ad8159786b44d01a51bd67c1f1fe974.jpg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张剑光,安徽大学教授、《安徽文库》总主编诸伟奇,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点负责人潘晟教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带头人张显运教授,淮北师范大学吴航副教授等分别就上海地方文献、《安徽文库》的编纂、地方账簿、中原地区家蚕驯化及蚕桑技术在丝路沿线的传播、吉林大学图书馆藏《遂初堂诗》等进行了阐述。

在随后的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分为四组,从文献与文化、图像与文本、地域社会与环境治理、日记笔记与个体生命、学术史与知识传播、民族认同与共同体建构等维度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分享了研究方法与心得,碰撞出思想火花。

703d9987d3d8491b8ac568bfc7d79fd1.jpg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了文献整理与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与深度思考,也进一步提升了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在学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中心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陈郑云 / 图:郑海涛 / 审核:葛力健 刘佰合 熊帝兵/审校:谢天勇 / 终审:董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