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六】:调研复工复产,共建美好安徽
【编者按】为引领我校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今年我校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继续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重视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校团委精心组织、各部门协调配合、各学院认真落实,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1991年以来,学校已连续28次荣获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优秀服务团队称号。今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为“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为生动反映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展示青年学子的青春风采,我们组织记者深入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深度报道实践活动。
自助助力防控,科技促进发展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卢菁、孙雯雯、束梦云,倪梦娇和钱维组成调研自助防控实践小组分别在安徽省淮南市、宿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和江苏省昆山市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自助设备防疫调研活动。
自助设备防疫调研实践小组为响应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号召,她们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自助设备防疫调研社会实践活动,希望作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一员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实践团队成员们便认真做好了功课。
8月7日,他们正式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调研工作。首先他们各自分工进行实地考察(由于疫情等因素,团队成员只能在各自所在的城市里展开调研)。她们走访了超市、餐厅、饮品店、快递站、车站和银行等公共场所,观察不同的自助服务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向相关工作人员咨询了设备投入量和维护情况。小组在线上更是展开了一系列相关工作。他们通过一些官网搜集了有关自助服务设备的资料,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官方媒体账号发布话题讨论的方式收集民众的反馈意见。她们还及时地开展线上组内会议分析并讨论自助服务设备的相关数据,积极努力为该项目进一步调研的展开做准备。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通过整理调研过程中的材料,并且利用排队论和数学建模的知识对自助服务和人工服务进行了比较,就自助服务设备的推广和发展得出结论,并将问题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
调研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有关自助服务设备的问题的解决,队员们将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探究。团队后期的宣传工作更会有助于市民更全面的了解自助服务设备所带来的方便和发展前景,更多地选择自助服务,为防疫抗疫做出贡献。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成员们锻炼了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树立了服务社会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
调研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情况,深度了解国家政策
疫情在全国人民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来临,给大家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调查疫情之下民间企业的复工复产,为广大人民群众科普防疫知识,同时深度了解并学习国家政策,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柏梁飞,戴珍珍,王璐瑶,马钰,杨悦溪组成调研小组展开实地走访的复工复产调研。
8月11日,实践队员实地走访调研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吾悦广场。经实地走访调研数据显示肥东吾悦广场自2020年3月16日全面开放营业,疫情期间共有14间商铺退租、转让,5户商家入驻。随后,通过对商场内一家花店店长的采访了解到,自复工以来,实际进店人数少,以线上订单为主,主要推出像向日葵、洋甘菊、康乃馨等经济型品种。
8月12日,实践队员实地走访调研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古城乡某饭店。据该店老板介绍,饭店于4月初在乡政府的指导下开始复工,刚开始营业的时候几乎每天工商局的工作人员都会四处走访调查,督促每家商户对顾客进行严格的体温测量并要求他们佩戴口罩。
8月13日,实践队员走访调研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小组成员王璐瑶实地调研显示,椰林镇新兴路是当地历史悠久的商业街,疫情期间多数店铺店主选择居家隔离,也有部分店主选择在疫情稍缓期间照常营业。经过采访可知,照常营业的店主大多因为疫情期间人流量骤减,年前囤的货物挤压在仓库销售堪忧,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生活得不到保障不得已出门营业。
8月14日,实践队员前往上海市虹桥镇龙柏新村进行复工复产情况调查。全家便利店疫情期间不打烊,采访期间了解到由于上海的便利店几乎都坚持营业为百姓提供民生保障。正因为像7-11、全家便利店这样的便民零售点在疫情期间坚持营业,为市民提供生活必需品,所以,相对应的物流配套也因此不能“断档”。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都面临着难题,但复工既是命令,更是责任。企业复工复产,既考验智慧,又检验担当。只有防控和复工双管齐下,才能把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小。这次实践让各位学子学会了很多东西,给予了他们很多的启发。但实践也只是个过程,真正的目的是要我们改变思想观念,学会学习,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不被社会淘汰,才能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复工之后的商店想要达到原来的营业水平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疫情之后的战疫助农等国家政策帮助许多工厂以及商家尽可能的获得经济来源,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倡导垃圾分类,建设美好安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做好本省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前期宣传工作,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侯斌,储欣悦,应静怡,欧子豪,梁雨欣五名同学组成倡导垃圾分类实践队于8月10日至14日在合肥市、淮北市、安庆市、蚌埠市开展了主题为“倡导垃圾分类,建设美好安徽”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8月10日,合肥当地队员走访了合肥市逍遥津公园等著名景点,以及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发放了非常实用的定制垃圾分类环保袋,采访了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感触与看法。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以问卷的形式普及了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对于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合肥市垃圾分类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8月11日,位于淮北、蚌埠的队员志愿走进教育条件落后的乡村,与乡村小朋友们(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近距离的互动,不仅以发放垃圾分类手册以及同他们玩垃圾分类小游戏的形式向他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环保方面的知识,还在和他们的交流玩耍中对他们进行了亲切的关怀。
针对医疗垃圾这一特殊类,8月12日,安庆的队员前往了潜山市医院,不仅慰问了医务工作人员,还了解了医院医疗垃圾分类现状,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观摩了医院对于医疗垃圾分类,存放,运输,处理的过程,对医疗垃圾分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此外,为了更全面的宣传垃圾分类,8月10日至8月14日期间,实践队员还在线上分享了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守护》,以及剪辑的垃圾分类宣传小视频,还发布了调查问卷,收集整理了市民朋友们对于垃圾分类的看法以及建设性意见,并且线上推广了微信小程序中的“垃圾分分分”小游戏,寓教于乐,最后,他们分别慰问了炎炎夏日下为环保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的环卫工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他们送去了夏日的清凉。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更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增强了少年先锋队的责任与担当,青年志愿者们坚信一定可以做好为安徽省各大地市在2021年底建设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前期宣传工作,只要大家手牵手,心连心,切切实实做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生态强省,美好安徽”,“美丽中国”的口号一定会实现。
(文:王志勇 / 图:e青年 / 审核:王晶 葛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