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版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学校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表彰

来源:校团委 发布时间:2021-12-29 09:29:54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团中央、团省委分别对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单位、团队以及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我校获全国“优秀单位”称号,校团委副书记闻波获全国“优秀个人”称号。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开展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中,学校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单位”称号;数学科学学院“同学党史促民族团结,共建新疆让青春绽放”团队获全国“优秀摄影团队”称号。学校第31次获得国家级社会实践活动表彰。

音乐学院“红色文艺轻骑兵乡村振兴文化艺术服务团”获省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数学科学学院团委书记牛翠萍获省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称号;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长三角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获长三角高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专项优秀团队”称号以及“专项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

2021年,校团委在团省委的指导和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 以“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并结合“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为做好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校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做出部署。校党委印发《批转校团委、校学生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关于做好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的意见>的通知》,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今年暑期,学校共组建全国重点团队4支,全国专项团队2支,省级重点团队5支,校级重点团队16支,长三角红色省级专项1支,并通过“十个一”、“一助一”等形式组建社会实践院级团队1200多支。各学院积极成立院级重点团队,以最强力度、最大投入鼓励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重点团队、专项计划的主导作用,精心培育特色,努力打造品牌。全国重点团队“同学党史促民族团结,共建新疆让青春绽放”和“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两支团队赴新疆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成员以演讲的形式向社区居民重点展示了新疆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风采,受到社区小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家长们教导孩子要向实践队员学习,孩子们也表示要努力奋斗,成为一名让父母放心、让祖国自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红色江山红色路,青春力量青春行”我校大学生重走革命路,赴长三角地区调研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党史百年红色心,江淮举旗百人行”党史宣讲志愿服务队以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建立的“学党史——百年安徽故事库”118 个故事为基础,开展“学党史”故事讲述音频录制、“强信念”党史故事志愿服务宣讲、“跟党走”重温革命历史旧址实践活动。“红色星火点亮八皖大地,党史闪耀焕发革命光芒”走访调研团,在对安徽省135家红色文化基地的探访经历下,再次深度发掘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形成其开发使用及现状调研报告,对红色文化资源做出更深层次的合理开发使用提出建议,并在网络上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继承红色基因。

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共开展线上宣讲75场;为地方培训人员达2178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7200份 ;扬帆计划1人:返家乡278人;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8140份,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在品牌推广和媒体综合传播,运用传统和新媒体扩大宣传中亦有较大收获,其中人民日报、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道6篇,中青网报道75篇;省市级媒体报道109篇;学校官网专栏报道14篇;其他媒体方式报道3286篇。

(文:薛元骏 / 审核:马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相山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东山路100号
  • 滨湖校区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 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微信公众号
  • 智慧校园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
    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