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教授受首都师范大学邀请开展学术讲座
受首都师范大学邀请,8月21日上午,燕燕教授线上开展“神经认知与教师教育”系列讲座首讲。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刘峻杉教授主持,西南大学刘争先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牧川教授作为与谈人参与互动。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齐聚云端参加本次讲座。
燕燕教授以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学习“水”这个词作为导入,讲解了视觉与触觉的联觉效应,以及触觉是如何激活视觉区,并强调感觉和运动在神经系统中的紧密联合。接着,她通过认知神经相关知识与案例进一步证实与展示了视觉起源的知识本质与教学,“教师的作用是介导,是类如线条的明确的形式指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视觉进行教育教学。
与谈环节,刘争先副教授基于视觉在教学中的价值等问题展开学术对话。李牧川教授则聚焦师生关系对神经认知的支撑作用,对燕燕教授提出的“近身关系”理论进行了延伸阐释,并表达了对燕燕教授专注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应用的“真人”精神以及其广阔学术视野和扎实学术功底的钦佩。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气氛热烈,燕燕教授对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回应,她指出:“未来的教师需要掌握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能从‘神经操作’的角度设计教学,理解学生‘认知困难’背后的神经机制。”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本次讲座不仅是一次前沿学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场关于教师教育转型的深度思想激荡。燕燕教授基于神经科学相关研究成果,深刻揭示了“教”与“学”背后深刻的神经机理以及教师的角色定位。多所高校师生跨越时空、齐聚云端,这种跨地域、多视角的研讨模式,有效促进了学术资源的整合与思想碰撞,为未来学术研究与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与会专家表示,这是一次教育观念的革新,促使与会者深入理解知识学习与教学的神经基础,并重新审视师生关系。
(文图:燕燕 / 审核:仰丙灿 赵小云 / 审校:方芳 / 终审:谢天勇)